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能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颁发电力工业《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4:37:00  浏览:88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能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颁发电力工业《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的通知

能源部 国家技术监督局


能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颁发电力工业《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的通知

1991年3月25日,能源部、国家技监局

为加强电力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提高电力企业的素质和经济效益,更好地开展电力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工作,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第17号令发布的《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管理办法》和《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结合电力行业的具体特点,特制定电力工业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火电与送变电施工企业的《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现将这三个《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发给你们(水电施工企业的《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将另行颁布),请在电力企业计量定级升级的考核工作中遵照上述规定执行。
附1:电力工业供电企业《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1 | 计量机构 | 6分 |(1)有在主管局长(总工)直接领导下的单设职能 |
| | | 及职能作 | | 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了完善的计量管理 |
| | | 用 | | 系统,2分 |
| | | | |(2)对全局计量工作依法实行了统一监督管理,2 |
| | | | | 分 |
| | | | |(3)职能作用发挥较好,2分。六项职能中有二项 |
| 计 | | | | 职能发挥不好不得分;一项发挥不好扣1分 |
| |------|------------|--------|----------------------------------------------------------------------|
| | 2 | 局长(总 | 4分 |(1)有局级领导直接领导计量工作,并在主管领 |
| | | 工)重视 | | 导的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中有较详细的 |
| 量 | | 计量工作 | | 明确规定,1分 |
| | | | |(2)计量工作纳入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日程。局 |
| | | | | 的有关总结、计划、发展规划、技术进步中应 |
| | | | | 有计量工作的内容,1分 |
| 管 | | | |(3)领导解决计量工作重大问题。主管领导应熟 |
| | | | | 悉计量工作及国家法规、方针、政策,对重要 |
| | | | | 的计量文件有较明确的阅批,并检查实施情 |
| | | | | 况,1分 |
| 理 | | | |(4)计量工作纳入企业内部考核内容和标准,1分 |
------------------------------------------------------------------------------------------------------------------
续表
------------------------------------------------------------------------------------------------------------------
| | 3 | 计量人员 | 5分 |(1)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相 |
| | | 配备 | | 适应,能满足计量管理和计量检定工作的需 |
|20 | | | | 要,2分 |
| | | | |(2)计量监督和管理人员数量满足统一管理计量 |
| | | | | 工作需要,1分 |
| | | | |(3)计量技术人员数量,占计量人员总数:≥ |
| 分 | | | | 20%,2分;≥15%,1分;〈15%,0分 |
| |------|------------|--------|----------------------------------------------------------------------|
| | 4 | 建立健全 | 3分 |(1)各项制度及管理依据健全,2分;基本健全,1 |
| | | 计量管理 | | 分,供电企业建立以下管理制度:1.全局计量 |
| | | 制度 | | 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2.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
| | | | | 制度;3.计量标准室、仪表室等管理制度;4. |
| | | | | 各级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5.计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计 | 4 | 建立健全 | 3分 |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6.计量器具管理目 |
| | | 计量管理 | |录;7.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报废制 |
| 量 | | 制度 | |度;8.计量(测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制度;9.计 |
| | | | |量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10.能源计量管 |
| 管 | | | |理制度;11.计量人员考核、评比、奖惩等制度; |
| | | | |12.计量监督制度 |
| 理 | | | |(2)管理制度以文件下发并能切实贯彻执行,1分 |
| |------|------------|--------|----------------------------------------------------------------------|
|20 | 5 | 原始记录 | 2分 | |
| | | 与技术档 | |(1)原始记录齐全、整洁、准确、保管完善,1分 |
| 分 | | 案 | |(2)技术档案健全、保管完善,1分 |
------------------------------------------------------------------------------------------------------------------
续表
------------------------------------------------------------------------------------------------------------------
| | 1 | 编制计量 | 1分 | |
| | | 器具配备 | | 编制了有效的配备规划,1分 |
| | | 规划 | | |
| |------|------------|--------|----------------------------------------------------------------------|
| 计 | 2 | 能源计量 | 6分 |(1)能源计量器具按国家经委颁发的《企业能源 |
| | | 器具配 | | 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试行)》配备 |
| 量 | | 备 率 | |(2)能源(自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即生产辅助部 |
| | | | | 门煤、油、汽、水、电的计量器具配备,分两级 |
| 器 | | | | 考核;对于生活区有直接供能的列入第三级 |
| | | | | 考核 |
| 具 | | | | 各级各种能源计量器具已配备总数 |
| | | | |各级配备率=-------------------------------- |
| 配 | | | | 各级各种能源计量器具应配备总数 |
| | | | | ×100% |
| 备 | | | |两级综合配备率=一级配备率×50%+二级配 |
| | | | | 备率×50% |
| 率 | | | |三级综合配备率=一级配备率×40%+二级配 |
| | | | | 备率×40%+三级配备率 |
|20 | | | | ×20% |
| | | | |综合配备率:≥98%,5分;≥95%,4分;≥90%, |
| 分 | | | | 3分 |
| | | | | ≥85%,2分;<85%,0分 |
| | | | |(3)参照能源部《电力企业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 |
| | | | | 和实例》编制了规范的能源计量网络图,1分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3 | 安全及工 | 8分 |(1)输电、供电、配电运行过程主要参数控制计量 |
| | | 艺质量管 | | 器具(指变电站的电压、电流、功率、用于企业 |
| | | 理计量器 | | 内部经济技术分析的电能表和频率等盘表) |
| | | 具配备率 | | 配备率:≥98%,3分;≥95%,2分;≥90%,1 |
| | | | | 分;<90%,0分 |
| | | | |(2)电压质量管理计量器具配备率:≥98%,2分; |
| | | | | ≥95%,1.5分;≥90%,1分;<90%,0分 |
| 计 | | | |(3)安全(电器设备诊断即油质分析、预防性试 |
| | | | | 验、继电器检验)计量器具备配率:≥98%,3 |
| 量 | | | | 分; ≥95%,2分;≥90%,1分;<90%,0分 |
| | | | |变电站的电压、电流、功率、用于企业内部经济技 |
| 器 | | | |术分析的电能表和频率等盘表按《电气测量仪表 |
| | | | |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9--87》进行配备,电压质量 |
| 具 | | | |监测计量器具按原水利电力部(83)电生供字第 |
| | | | |233号文《电压监视网的若干规定(试行)》要求配 |
| 配 | | | |备,油质分析、预防性试验、继电器检验按相应的 |
| | | | |专业规程配备 |
| 备 |------|------------|--------|----------------------------------------------------------------------|
------------------------------------------------------------------------------------------------------------------
续表
------------------------------------------------------------------------------------------------------------------
| | 4 | 经营管理 | 5分 |1.经营管理计量器具包括: |
| 率 | | 计量器具 | |(1)用于营业售电的电能计量装置 |
| | | 配备率 | |(2)物料进出局计量器具 |
|20 | | | |(3)用于物料消耗的计量器具 |
| | | | | (1)项已配备总数 |
| 分 | | | |综合配备率=------------------ ×50%+ |
| | | | | (1)项应配备总数 |
| | | | | (2)项+(3)项已配总数 |
| | | | | --------------------------×50% |
| | | | | (2)项+(3)项应配总数 |
| | | | |综合配备率:≥98%,4分;≥95%,3分;≥90%, |
| | | | | 2分;≥85%,1分;<85%,0分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计量 | 4 | 经营管理 | 5分 |2.参照能源部《电力企业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和 |
|器具 | | 计量器具 | | 实例》编制了规范的经营管理计量网络图,1 |
|配备 | | 配备率 | | 分 |
|率20| | | | |
| 分 | | | | |
------------------------------------------------------------------------------------------------------------------
续表
------------------------------------------------------------------------------------------------------------------
| | 1 | 能源消耗 |10分 |各级检测率= |
| | | 计量检测 | |各级实际计量检测折标准煤总量 |
| | | 率 | |--------------------------------×100% |
| | | | |进各级各种能源应检折标准煤总量 |
| | | | |能源计量分两级: |
| | | | |(1)一级计量检测率:≥98%,5分;≥95.3分;≥ |
| | | | | 90%,1分;<90%,0分 |
| 计 | | | |(2)二级计量检测率:≥98%,5分;≥95%,3分; |
| | | | | ≥90%,1分;<90%,0分 |
| 量 | | | |能源计量分三级: |
| | | | |(1)一级计量检测率:≥98%,4分;≥95%,3分; |
| 检 | | | | ≥90%,2分;<90%,0分 |
| | | | |(2)二级计量检测率:≥98%,3分;≥95%,2分; |
| 测 | | | | ≥90%,1分;<90%,0分 |
| | | | |(3)三级计量检测率:≥98%,3分;≥95%,2分; |
| 率 | | | | ≥90%,1分;<90%,0分 |
| |------|------------|--------|----------------------------------------------------------------------|
|40 | 2 | 工艺过程 |10分 |(1)生产过程控制计量检测是指变电站电流、电 |
| | | 控制计量 | | 压、功率、电量、频率、主变温度等运行参数的 |
| 分 | | 检测率 | | 监测,可检查变电站和调度运行日志或典型 |
| | | | | 日(节日)潮流表 |
| | | | | 实际检测点、项、次总和 |
| | | | |检测率=------------------------×100% |
| | | | | 应检测点、项、次总和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2 | 工艺过程 |10分 | 生产过程控制计量检测率:≥98%,5分;≥ |
| | | 控制计量 | | 95%,3分;≥90%,1分;<90%,0分 |
| | | 检测率 | |(2)安全计量检测率是指油质分析、预防性试验、 |
| | | | | 继电器检验的实际分析、试验、检验的台(套) |
| | | | | 数和应做数的比值。可按专业技术监督统计 |
| | | | | 口径考核检测率 |
| | | | |安全计量检测率= |
| | | | |实际检测(分析、试验、检验)台(套)总数 |
| | | | |------------------------------------------×100% |
| | | | | 应检测(分析、试验、检验)台(套)总数 |
| | | | | 安全计量检测率:≥98%,5分;≥95%,3 |
| | | | | 分;≥90%,1分;<90%,0分 |
| 计 |------|------------|--------|----------------------------------------------------------------------|
------------------------------------------------------------------------------------------------------------------
续表
------------------------------------------------------------------------------------------------------------------
| | 3 | 电压质量 | 5分 |按“电压合格率统计规定”的检测频次考核检测 |
| 量 | | 计量检测 | |率(主要考核每月典型日向地调报送的电压质量 |
| | | 率 | |监测点的监测量) |
| 检 | | | | 实际检测点次总和 |
| | | | |检测率=------------------×100% |
| 测 | | | | 应检测点次总和 |
| | | | |电压质量计量检测率:≥98%,5分;≥95%,3 |
| 率 | | | |分;≥90%,1分;<90%,0分 |
| |------|------------|--------|----------------------------------------------------------------------|
|40 | 4 | 经营管理 | 5分 |(1)营业售电考核实抄率 |
| | | 计量检测 | | 实抄户数 |
| 分 | | 率 | |实抄率=----------×100% |
| | | | | 应抄户数 |
| | | | |实抄率:≥98%,8分;≥95%,5分;≥90%,3分; |
| | | | |<90%,0分。 |
| | | | |(2)供电企业的物料主要指变压器油、钢材、木 |
| | | | | 材、水泥、导线等大宗贵重物资。各类物资出 |
| | | | | 入库检斤、检尺等原始记录、单据、凭证应齐 |
| | | | | 全,并作为检查检测率的依据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计 | 4 | 经营管理 |15分 |物料检测率= |
| 量 | | 计量检测 | |物料进出局及消耗实际检测量总和 |
| 检 | | 率 | |--------------------------------×100% |
| 测 | | | | 物料进出局及消耗应检测量总和 |
| 率 | | | |检测率:≥98%,5分;≥95%,4分;≥90%,2分; |
|40 | | | |<90%,0分 |
| 分 | | | |(3)计量数据用于经济核算、评优、评先进,2分 |
------------------------------------------------------------------------------------------------------------------
续表
------------------------------------------------------------------------------------------------------------------
| | 1 | 量值传递 | 4分 |(1)计量标准完善,2分 |
| | | 系统完善 | | 建立了与生产和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标准。电 |
| | | | | 测、热工等计量标准准确度达到要求,配套仪 |
| 计 | | | | 器设备齐全,最高计量标准经上级考核认证 |
| | | | | 合格 |
| 量 | | | |(2)量值传递系统完善,2分 |
| | | | | 无量值传递系统图和周检计划,每项扣1分 |
| 技 |------|------------|--------|----------------------------------------------------------------------|
| | 2 | 计量检定 | 3分 |(1)实验室的面积达到规范的要求,1分。标准实 |
| 术 | | 的环境条 | | 验室面积充实度≤60%,一般实验室面积充 |
| | | 件和工作 | | 实度为30--50% |
| 素 | | 条件 | |(2)温度、相对湿度、防震、防尘等技术条件,符合 |
| | | | | 规程要求,1分 |
| 质 | | | |(3)计量室清洁,卫生制度健全,1分 |
| |------|------------|--------|----------------------------------------------------------------------|
|20 | 3 | 计量标准 | 3分 |(1)最高标准器周期受检率:100%,2分;超周期 |
| | | 器周检合 | | 或使用不合格计量标准器,0分 |
| 分 | | 格率 | | 计量标准实际周检台数 |
| | | | |周期受检率=----------------------×100% |
| | | | | 计量标准应周检台数 |
| | | | |(2)工作标准器周检合格率:≥95%,0.5分;< |
| | | | | 90%,0分 |
| | | | | 受检率:≥95%,0.5分;<95%,0分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3 | 计量标准 | 3分 | 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合格台(件)数 |
| | | 器周检 | |周检合格率=-------------------------------- |
| | | 合格率 | | 计量标准器具实际周检台(件)数 |
| | | | | ×100% |
------------------------------------------------------------------------------------------------------------------
续表
------------------------------------------------------------------------------------------------------------------
| | 4 | 在用计量 | 4分 |(1)周期受检率:≥98%,2分;≥95%,1.5分;≥ |
| | | 器具周检 | | 90%,1分;<90%,0分 |
| | | 合格率 | | 周期受检率=电能表轮换率×35%+互感 |
| 计 | | | |器周检率×5%+重要场所盘表及0.5级实验室 |
| | | | |仪表周检率×40%+其它在用计量器具周检率 |
| 量 | | | |×20% |
| | | | | 由于国内无定型标准设备或经上级政府计 |
| 计 | | | |量部门认可的计量器具可不计入周期受检率 |
| | | | |(2)周检合格率:≥95%,2分;≥90%,1分;< |
| 术 | | | | 90%,0分 |
| | | | | 周检合格率=高压电能表合格率×50%+ |
| 素 | | | |重要场所盘表×20%+0.5级实验室仪表合格率 |
| | | | |×20%+其它在用计量器具合格率×20% |
| 质 | | | | 注:重要场所盘表指调相机、主变压器、10kV |
| | | | |及以上母线、110kV及以上线路的交流电流表、电 |
|20 | | | |压表、功率表、频率表、周步表等 |
| |------|------------|--------|----------------------------------------------------------------------|
| 分 | 5 | 在用计量 | 3分 |抽检合格率:≥98%,3分;≥95%,2分;≥90%, |
| | | 器具抽检 | |1分;<90%,0分 |
| | | 合格率 | | 抽检合格计量器具总台数 |
| | | | |抽检合格率=------------------------×100% |
| | | | | 抽检计量器具总台数 |
| | | | | 注:高压电能表现场检验视为抽检 |
| |------|------------|--------|----------------------------------------------------------------------|
| | 6 | 计量人员 | 3分 |(1)计量人员参加培训考核(指参加能源部系统 |
| | | 技术水平 | | 电测、热工计量人员技术考核及参加国家各 |
| | | | | 级计量部门其它专业计量人员技术考核)人 |
| | | | | 数占应考人数:100%,1分;≥95%,0.5分;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计 | 6 | 计量人员 | 3分 | <95%,0分 |
| 量 | | 技术水平 | |(2)计量检定人员持证率:100%,1分;发现一人 |
| 技 | | | | 无证出据,0分 |
| 术 | | | |(3)抽查计量检定人员实际操做,1分;发现一人 |
| 素 | | | | 操做不符合规程要求,扣0.5分。扣完为止 |
| 质 | | | | |
|20 | | | | |
| 分 | | | | |
------------------------------------------------------------------------------------------------------------------

附录:计量机构的六项职能:
1.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制定企业计量管理制度和计
量发展规划,组建局内计量管理系统,指导监督企业各
部门计量工作。
2.建立企业所需计量标准器具,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负责企业计量技术工作。
3.统一管理计量器具和设施。
4.组织开展计量检测,提供计量保证,负责监督各级动力
量、物资量的计量数据。
5.统管计量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
6.对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监督、计量执法和处理企业内外的
计量纠纷。
附2:电力工业发电企业《计量考核评分标准的实施规定》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1 | 计量机构 | 6分 |(1)有在主管厂长(总工)直接领导下的单设职能 |
| | | 及职能作 | | 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了完善的计量管理 |
| | | 用 | | 系统,2分 |
| | | | |(2)对全厂计量工作依法实行了统一监督管理,2 |
| | | | | 分 |
| | | | |(3)职能作用发挥较好,2分。六项职能中有二项 |
| 计 | | | | 职能发挥不好不得分;一项发挥不好扣1分 |
| |------|------------|--------|----------------------------------------------------------------------|
| | 2 | 局长(总 | 4分 |(1)有厂级领导直接领导计量工作,并在主管领 |
| | | 工)重视 | | 导的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中有较详细的 |
| 量 | | 计量工作 | | 明确规定,1分 |
| | | | |(2)计量工作纳入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日程。厂 |
| | | | | 的有关总结、计划、发展规划、技术进步中应 |
| | | | | 有计量工作的内容,1分 |
| 管 | | | |(3)领导解决计量工作重大问题。主管领导应熟 |
| | | | | 悉计量工作及国家法规、方针、政策,对重要 |
| | | | | 的计量文件有较明确的阅批,对计量工作的 |
| | | | | 人、财、物给予保证和落实,并检查实施情况, |
| 理 | | | | 1分 |
| | | | |(4)计量工作纳入企业内部考核内容和标准,1分 |
------------------------------------------------------------------------------------------------------------------
续表
------------------------------------------------------------------------------------------------------------------
| | 3 | 计量人员 | 5分 |(1)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相 |
|20 | | 配备 | | 适应,能满足计量管理和计量检定工作的需 |
| | | | | 要,2分 |
| | | | |(2)计量监督和管理人员数量满足统一管理计量 |
| | | | | 工作需要,1分 |
| 分 | | | |(3)计量技术人员数量,占计量人员总数:≥ |
| | | | | 20%,2分;≥15%,1分;〈15%,0分 |
| |------|------------|--------|----------------------------------------------------------------------|
| | 4 | 建立健全 | 3分 |(1)各项制度及管理依据健全,2分;基本健全,1 |
| | | 计量管理 | | 分 |
| | | 制度 | | 发电企业建立以下管理制度:1.全厂计量管 |
| | | | | 理办法和实施细则;2.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4 | 建立健全 | 3分 |度;3.计量标准室、仪表室等管理制度;4.各 |
| 计 | | 计量管理 | |级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5.计量 |
| | | 制度 | |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6.计量器具管理目 |
| 量 | | | |录;7.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报废制 |
| | | | |度;8.计量(测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制度;9. |
| 管 | | | |计量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10.能源计 |
| | | | |量管理制度;11.计量人员考核、评比、奖惩等 |
| 理 | | | |制度;12.计量监督制度 |
| | | | |(2)管理制度以文件下发并能切实贯彻执行,1分 |
|20 |------|------------|--------|----------------------------------------------------------------------|
| | 5 | 原始记录 | 2分 | |
| 分 | | 与技术档 | |(1)原始记录齐全、整洁、准确、保管完善,1分 |
| | | 案 | |(2)技术档案健全、保管完善,1分 |
------------------------------------------------------------------------------------------------------------------
续表
------------------------------------------------------------------------------------------------------------------
| | 1 | 编制计量 | 1分 | |
| | | 器具配备 | | 编制了有效的配备规划,1分 |
| | | 规划 | | |
| |------|------------|--------|----------------------------------------------------------------------|
| | 2 | 能源计量 | 6分 |(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实行生产和生活分别计量 |
| 计 | | 器具配备 | | 的原则。生产分二级配备考核;生活分三级配 |
| 量 | | 率 | | 备考核 |
| 器 | | | | 各级各种能源计量器具已配备总数 |
| 具 | | | | 各级配备率=-------------------------------- |
| 配 | | | | 各级各种能源计量器具应配备总数 |
| 备 | | | | ×100% |
| 率 | | | |两级综合配备率=一级配备率×50%+二级配 |
|20 | | | | 备率×50% |
| 分 | | | |三级综合配备率=一级配备率×40%+二级配 |
| | | | | 备率×40%+三级配备率 |
| | | | | ×20% |
| | | | |综合配备率:≥98%,5分;≥95%,4分;≥90%, |
| | | | | 3分;≥85%,2分;<85%,0分 |
| | | | |(2)参照能源部《电力企业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 |
| | | | | 和实例》编制了规范的能源计量网络图,1分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3 | 安全及工 | 8分 |按主要工序的关键参数配备计量器具 |
| | | 艺质量管 | |(1)工艺过程控制计量器具配备率: |
| 计 | | 理计量器 | | ≥98%,3分;≥95%,2分;≥90%,1分; |
| | | 具配备率 | | <90%,0分 |
| 量 | | | |(2)质量(发电机出口电压、频率;供热的压力、温 |
| | | | | 度)管理计量器具配备率:≥98%,3分; |
| 器 | | | | ≥95%,2分;≥90%,1分;<90%,0分 |
| | | | |(3)安全、环保计量器具配备率:≥98%,2分; |
| 具 | | | | ≥95%,1.5分;≥90%,1分;<90%,0分 |
| |------|------------|--------|----------------------------------------------------------------------|
| 配 | | | |1.经营管理计量器具包括: |
| | 4 | 经营管理 | 5分 |(1)各种物资(主要指大宗、贵重的等九种物料) |
| 备 | | 计量器具 | | 进出厂计量器具 |
| | | 配备率 | |(2)用以物资消耗的计量器具 |
| 率 | | | | (1)项已配备总数 |
| | | | |综合配备率=------------------×50% |
|20 | | | | (1)项应配备总数 |
| | | | | (2)项已配总数 |
| 分 | | | | +------------------×50% |
| | | | | (2)项应配总数 |
| | | | |综合配备率:≥98%,4分;≥95%,3分;≥90%, |
| | | | | 2分;≥85%,1分;<85%,0分 |
| | | | |2.参照能源部《电力企业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和 |
| | | | | 实例》编制了规范的经营管理计量网络图,1 |
| | | | | 分 |
------------------------------------------------------------------------------------------------------------------
续表
------------------------------------------------------------------------------------------------------------------
| | 1 | 能源消耗 |10分 |各级检测率= |
| | | 计量检测 | |各级实际计量检测折标准煤总量 |
| | | 率 | |------------------------------×100% |
| | | | |进各级各种能源应检折标准煤总量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 1 | 能源消耗 |10分 |能源计量分两级: |
| | | 计量检测 | |(1)一级计量检测率:≥98%,5分;≥95%,3分; |
| | | 率 | | ≥90%,1分;<90%,0分 |
| | | | |(2)二级计量检测率:≥98%,5分;≥95%,3分; |
| | | | | ≥90%,1分;<90%,0分 |
| | | | |能源计量分三级: |
| | | | |(1)一级计量检测率:≥98%,4分;≥95%,3分; |
| | | | | ≥90%,2分;<90%,0分 |
| 计 | | | |(2)二级计量检测率:≥98%,3分;≥95%,2分; |
| | | | | ≥90%,1分;<90%,0分 |
| 量 | | | |(3)三级计量检测率:≥98%,3分;≥95%,2分; |
| | | | | ≥90%,1分;<90%,0分 |
| 检 |------|------------|--------|----------------------------------------------------------------------|
| | 2 | 生产过程 |10分 | 实检测点项(次)总数 |
| 测 | | 控制计量 | |检测率=------------------------×100% |
| | | 检测率 | | 应检测点项(次)总数 |
| 率 | | | |(按每月典型日统计计算) |
| | | | |(1)生产过程控制计量检测率:≥98%,8分;≥ |
|40 | | | | 95%,6分;≥90%,4分;<90%,0分 |
| | | | |(2)安全、环保计量检测率:≥95%,2分;≥90%, |
| 分 | | | | 1分;<90%,0分 |
------------------------------------------------------------------------------------------------------------------
续表
------------------------------------------------------------------------------------------------------------------
| | 3 | 产品质量 |10分 |发电、供热质量有关参数计量检测率: |
| | | 主要参数 | |(按每月典型日统计计算) |
| | | 计量检测 | | ≥98%,10分;≥95%,8分;≥90%,6分; |
| | | 率 | |<90%,0分 |
| |------|------------|--------|----------------------------------------------------------------------|
| | 4 | 经营管理 |10分 | |
| | | 计量检测 | |(1)物料进出厂计量检测率:≥98%,4分; |
| | | 率 | | ≥95%,3分;≥90%,2分;<90,0分 |
------------------------------------------------------------------------------------------------------------------
续表
------------------------------------------------------------------------------------------------------------------
| 类 | 项 | 考核 | 分数 | 评 分 标 准 及 说 明 |
| 别 | 次 | 项目 | 标准 | |
|------|------|------------|--------|----------------------------------------------------------------------|
| 计 | 4 | 经营管理 |10分 | 主要考核耗量较大的物料及物资。各类物料 |
| | | 计量检测 | |出入库检斤、检尺等原始记录、单据、凭证应齐 |
| 量 | | 率 | |全,作为检查检测率的依据。缺项的酌情扣分 |
| | | | | 物料进出厂实检测量(吨)总数 |
| 检 | | | |检测率=------------------------------×100% |
| | | | | 物料进出厂应检测量(吨)总数 |
| 测 | | | |(2)物料消耗计量检测率:≥95%,4分;≥90%,3 |
| | | | |分;≥85%,2分;≥80%,1分;<80%,0分 |
| 率 | | | |(3)计量数据用于定额管理、经济核算、评优等,2 |
| | | | | 分 |
|40 | | | | |
| | | | | |
| 分 | | | | |
------------------------------------------------------------------------------------------------------------------
续表
------------------------------------------------------------------------------------------------------------------
| | 1 | 量值传递 | 4分 |(1)计量标准完善,2分 |
| | | 系统完善 | | 建立了与生产和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标准。电 |
| | | | | 测、热工等计量标准准确度达到要求,配套仪 |
| 计 | | | | 器设备齐全,最高计量标准经上级考核认证 |
| | | | | 合格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惠州市酒吧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


印发《惠州市酒吧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惠府〔2008〕3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惠州市酒吧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惠州市酒吧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酒吧行业的安全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酒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指的酒吧,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提供酒水饮用的服务场所。
第三条 市、县(区)安委会负责对辖区内酒吧安全管理实行综合协调和指导,市、县(区)的安监、公安、文化、卫生、环保、工商、消防等部门(机构)依照各自的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对酒吧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酒吧的开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当地的产业结构规划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经卫生、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审核验收,取得相应的许可文件和审核意见,由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工商部门应将核发营业执照情况抄送同级安委会备案。
依照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经营场所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酒吧,开业前还须经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开业。
第五条 酒吧的经营范围由工商部门依法核定。凡具有歌舞娱乐、游艺、表演等功能的酒吧,必须按公共娱乐场所的标准审核审批。
第六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改建、扩建、迁移服务场所,或对服务场所内部进行装修的,应当依照开业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第七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火灾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第八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依法依规经营,严禁超范围经营。
第九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经营者与每个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经常组织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改,营业期间应当每2小时组织一次安全巡查,并做好登记。
依法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制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切实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第十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落实消防“六禁止”:
禁止在营业期间堵塞、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禁止遮挡、覆盖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指示标志;
禁止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禁止在服务场所内使用火炬、火把、焰火等明火活动;
禁止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禁止超员经营(面积不超过50㎡,经常停留人数不能超过15人,50㎡以上的按0.5人/㎡计算)。
第十一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酒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管,督促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经营。
(一)文化部门对酒吧定期检查,依法查处擅自从事歌舞娱乐和演出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
(二)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对酒吧的消防安全监管,依照消防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依法查处。
(三)环保部门负责对酒吧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管,组织落实定期检测制度。
(四)卫生部门负责对酒吧的卫生条件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实施监管,定期组织开展卫生检查,查处卫生违法行为。
(五)公安部门负责酒吧治安监督工作,与经营单位或个人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依法查处酒吧经营场所“黄赌毒”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六)安监部门负责对酒吧的安全生产条件实施监管,组织安全评估评价机构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当依法查处;督促其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负责牵头组织对酒吧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
(七)工商部门负责对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资格实施监管,从严把好发照关;经常组织开展巡查,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的酒吧;对被相关职能部门吊销许可证件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酒吧,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一)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上锁的;
(二)安全管理人员调离没有及时补充的;
(三)应持证上岗而没有持证上岗的;
(四)没有制订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或有应急预案但没有进行演练的;
(五)违反环保规定,噪音超标的;
(六)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作的;
(七)违反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十三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未经依法许可,擅自兼营歌舞娱乐、电子游戏、营业性演出的,由文化、工商部门依照国务院发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查处。
第十四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在经营期间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由公安消防部门按照《消防法》和《广东省实施〈消防法〉办法》的规定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酒吧经营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由公安消防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业,并处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酒吧经营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改变经营场所结构、变更经营场地、对经营场所建筑内部进行装修的;
(二)发生事故、发现吸毒、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不能立即整改的;
(四)被职能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
(五)组织淫秽表演活动的。
第十七条 酒吧经营场所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对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而擅自开业经营的酒吧,由工商部门依法取缔。
第十九条 酒吧经依法核准兼营歌舞娱乐、营业性演出活动的,依照国务院发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本部直属事业单位,各商会、协会、学会:
现将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9〕32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商会、协会、学会参照执行。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进行核算。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计财司联系。
特此通知。


财会字〔1999〕32号 1999年9月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
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适应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强离退休经费管理的要求,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8〕168号)和《关于对中央级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实行归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字〔1999〕109号),我们制定了《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所属事业单位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
一、住房基金的会计核算
(一)事业单位按规定用于职工住房方面的资金,在“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核算。
(二)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预算和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住房建设资金,收到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住房资金,收到自管住房出租收入,收到住房方面的其他资金以及取得的住房基金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出售职工住房,按取得的售房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同时,按出售的固定资产的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事业单位应将已出售职工住房的原价、出售收入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建房资金,借记有关支出及成本费用类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
(三)事业单位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发放职工住房提租补贴或住房补贴,向物业管理企业划转已售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费,支付自管住房维修、管理和改造费用,支付住房建设支出以及住房方面的其他支出,借记“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事业单位应增设“住房基金”备查簿,所有住房基金的来源以及运用均应在“住房基金”备查簿中登记。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预算和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住房建设资金,自管住房出租收入,留归事业单位使用的住房收入,按规定提取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建房资金,从单位售房收入中提取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原划转的住房折旧、维修和大修理资金,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住房资金,住房方面的其他资金以及利息收入等均应在“住房基金”备查簿的贷方登记;事业单位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发放职工住房提租补贴或住房补贴,划转已售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费,支付自管住房维修、管理和改造费用,住房建设以及住房方面的其他支出等,均应在“住房基金”备查簿的借方登记,“住房基金”备查簿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可用于住房方面的资金。
二、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的会计核算
(一)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定如下:
1、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离退休经费,应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拨入离退休经费”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支付的离退休经费在“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核算,并分别“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和“自筹离退休经费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2、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离退休经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离退休经费”科目。
支付各项离退休经费,借记“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3、期末结账时,应将“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离退休经费”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离退休经费”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将“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
(二)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应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拨入离退休经费”明细科目;在“医疗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和“药品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下分别“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和“自筹离退休经费支出”进行明细核算。以上科目的核算内容和方法同上。
(三)执行《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应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拨入离退休经费”明细科目;在“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下分别“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和“自筹离退休经费支出”进行明细核算。以上科目的核算内容和方法同上,但期末结账时的账务处理不同。
在“财政补助结存”科目下增设“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明细科目。期末结账时,应将“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离退休经费”科目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存-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科目,借记“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离退休经费”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存-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科目;将“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中属于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部分转入“财政补助结存-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科目,借记“财政补助结存-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将“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中属于自筹离退休经费支出部分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
三、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1、按规定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于收到的财政部门拨入的离退休经费,应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项目予以反映。本项目应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所属“拨入离退休经费”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对于支付的离退休经费,应在“事业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予以反映。本项目应根据“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所属“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对于财政部门拨入的离退休经费结存,应在“事业结余”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予以反映。本项目应根据“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按规定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应在“财政专项补助结余”项目下,“待分配结余”项目上增设“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本项目反映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同上。
3、按规定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项目;在“事业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在“财政补助结存”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以上项目反映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同上。
(二)收入支出总表(《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称“收入支出表”)
1、按规定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于收到的财政部门拨入离退休经费,应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项目予以反映。本项目应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所属“拨入离退休经费”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填列。对于支付的离退休经费,应在“事业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予以反映。本项目应根据“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目所属“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填列。对于财政部门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应在“事业结余”项目下增设“减: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予以反映。本项目应根据“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项目与“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的差额填列。
2、按规定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应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项目;在“医疗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在“药品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在“减:财政专项补助结余”项目下,“减:应缴超收款”项目上增设“减: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以上项目反映内容和填列方法同上。
3、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项目;在“事业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拨入离退休经费支出”项目。以上项目反映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同上。
在“2、本年财政补助结(-)”项目下增设“其中:本年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在“3、结转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存(+)”项目下增设“其中:结转以前年度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其中:本年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应根据本年拨入离退休经费与从本年拨入离退休经费中开支的离退休经费支出的差额分析填列。“其中:结转以前年度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项目,应根据本年使用以前年度拨入离退休经费结存的数额分析填列。